01
这几年,财务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越来越多。
有些是个人和团队的能力问题,有些是行业的特殊性带来的,有些可能是会计学科、会计职业和时代的冲突,进而在会计实践中表现出来。
02
03
这个大变局,不仅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力量的更迭,全球治理体系秩序的重构,也表现在社会、经济、文化、学科、职业等等宏观、中观、微观的方方面面。
04
大变局打破旧秩序……
创新成为个人、组织、国家竞争力的源泉,包括单点创新、跨界融合创新、模式创新、生态系统创新等等,从底层一点点颠覆过往,构建新秩序。
20世纪是“分”的世纪,通过分工提高效率。
21世纪,世界由简单系统变为复杂系统,需要基于分工做整合,才能提高系统效率。
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,有些职业(学科)会消失,有些职业(学科)在兴起,有些职业(学科)被整合。
链接
05
会计,作为商业世界的通用语言,主要受两大力量的影响。
一是商业的变迁。数字化时代,商业模式的改变,以及商业逻辑的改变,会计理论的基石——四大假设面临颠覆,会计工作的流程标准和产出标准面临巨大漏洞,如果不能及时修复,恐怕难以承担商业世界“通用语言”的职能。
链接
06
二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,在会计实践中形成了诸多新业态,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,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模式。
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,这把双刃剑的另一面意味着,在会计工作中,需要人工的环节越来越少。
07
我上大学的时候,邻居说,你这专业选对了!咱们村里,俩人不能得罪,一个村长,一个会计。听了之后,我满满的职业自豪感。我以为,在单位里,会计可能站在舞台的中心。
工作之后,我发现,事实并非如此。很多重大事项都没有会计的身影。
那么未来呢?是继续边缘化?还是逐渐消失?
已经有会计专家悲观的认为:会计可能消失,但会计精神永存。
链接
08
作为人造世界的产物,会计不是自古就有,也未必一直都有。
那么,作为会计人员,我们怎么办?
09
第一个小故事:
院长问我,都信息化了,还需要会计记账吗?
会计问我,都信息化了,我需要再记录一遍吗?
链接
10
当一个问题让我们困惑的时候,我们要回到原点去思考:会计的工作任务到底是什么?这些任务因为哪些职能而存在?
就财务会计而言,主要是三项任务:记录、核对、报告。
信息化可以自动完成记录(确认、计量、记录)工作,可以自动完成报告工作。信息化也可以完成会计系统内部的账证、账账、账表核对,但大部分账实核对需要人工完成,包括到资产现场核对,包括和供应商的对账、和银行的对账等等。
某三甲医院会计挪用公款5000万,两年后才东窗事发。之所以如此,无非两点,要么是长期不和银行对账,要么岗位设置不合理,负责转款和负责对账的是同一人。
链接
11
在学术界,关于会计的职能,有两种观点:会计信息论、会计控制论。
就会计信息论而言,我们要思考,作为提供特有信息的会计系统,和其他信息系统有哪些不同?
我的理解是:其他信息系统是单闭环,业务流程环环相扣即可;会计信息系统是双闭环系统,不仅业务过程要环环相扣,还要从另一个维度来验证结果。对账就是实施验证的机制设计。
通过分账户记录和分类别对账,落实会计监督,避免错误和舞弊,为组织构建了一张资产、资金安全的防护网。
在新的大健康体系构建中,国家将持续加大预防投入。因为,在预防环节多投入1元,意味着后续的治疗费用会减少7元。
在组织中,攻城略地、绩效攀升,是显功,大家都能看到。高筑墙、广积粮等预防性措施,是隐功,难以衡量,大家常常忽略掉。善战者无赫赫之功,大抵如此。
会计人员自己,也往往意识不到“记录”“对账”背后的意义是“防控”,更难以向别人说明白价值。
12
我的一个朋友,由财务主任,转岗为人事主任。
她感慨:原来在财务的时候,天天忙的抬不起头,老是加班。现在换了岗位,再看财务,就困惑:财务到底在忙啥?
我能理解她的感受。
沉浸会计工作之中的时候,关注的是任务清单、工作过程和工作要求,感觉庞杂、繁琐、没完没了。
跳出财务看工作的时候,关注的是会计工作对组织的价值。——对啊,你那么忙,你给组织带来了什么?
当财务人员自己,换个视角,就发现了这巨大的矛盾,确实需要我们深刻思考: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
13
我们还是回到会计的起源,看会计因何而生,到底承担了哪些职能。
盈利组织会计的职能,是随着公司的产生、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发展而来。
当组织的治理结构开始复杂,需要平衡股东、政府、管理者及其他相关方利益的时候,会计提供了利益界定及利益分配重要的依据。
同时,随着两权分离,会计作为绩效评价的工具,反映了管理层的受托责任,和管理层的薪酬福利息息相关。
这两个职能,决定了会计工作必须依据法规来开展,按照制式来反映。
第三个职能,是服务于管理者,帮助他们科学决策。
14
在公立医院,所有者权益和政府权益缺位,会计的前两个职能就少人关注,但还必须落实。这就是会计人员虽然忙碌但没有价值也不被理解的重要原因。
有次和某医院财务总监聊天,他的医院是上市公司举办,每月都需要合并报表,还需要缴税。他说,院长看总公司天天催报表,税局还时不时光顾,虽然也不大理解会计工作的价值,但总算理解会计的忙碌。
这样,对公立医院而言,会计信息的价值的就剩了“参谋”职能——服务管理决策。
15
虽然巴菲特老先生说,会计报表太完美了、太有用了。但是,你要知道,他老人家被称为“股神”,那智商、那穿透力,都是神一样的存在,普罗众生不能对标对表。
16
真相是:
大部分院长看不懂财务报表,因为大部分会计讲不清财务报表。
因为,按照制式提供的财务报表,颗粒大、粗线条、框架型,不能支持日常决策。而且,晦涩难懂,说的是文言文。
17
事实上,要科学精准的服务管理决策,
首先,你得进入决策场景。
其次,你能够提供、最好是唯一提供有用的信息。
18
决策层关注的四大方向,需要的决策信息,在这个巨变的时代,要基于政策、基于业态、基于业务、基于对顾客需求的洞察……
这些,都不是会计信息能够提供的。
虽然说,会计负责资金管理,但在资金不紧张的情况下,资金不是资源,是资产。关于资金,会计提供的,仅仅是结算。而结算,属于保障职能,考核的是服务态度、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。
会计人员无疑非常希望了解业务,进而洞察业务规律。
然而,从哪里了解呢?没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吗?事实上,在岸上观望和躬身入局,理解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。
19
三大职能都是财务会计的范畴,既然价值不大,就努力做管理会计吧。
开展管理会计活动,唯一的通道是实现业财融合。
做了才发现,会计一厢情愿的想要融合,真的很难!
财务团队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和尝试。
既然热门事项会计没份参与,那么把难点问题当成切入点可以吧?
我们做了充分动员,花了大量的力气,启动了资产盘点,为每个房间、每件资产编码,并以此为支点,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。
打造院长驾驶舱,将院长关注的指标实时动态呈现,并可以追根溯源,下钻到业务层面。
苦练内功,两周一次的经济大讲堂、一周一次的午间讲堂,八年来从不间断,把会计人员打磨的能干、会说、能写。
主动定期下病区,和业务单元互动。
可以说,为了业财融合,该有的态度、必要的工具、规定的动作、自选的功课,一样没拉。
然鹅,还是没有很好的融合。
为啥呢?
20
小时候看《西游记》,我读到的是一串斩妖除魔的故事集。
工作后看《西游记》,忽然想到,既然一个筋斗云就可以拿到经书,为什么还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?哦,原来,它讲的是,有种种缺点的四个人如何成佛的修炼故事。
现在看《西游记》,有了新感悟,这分明是佛祖为培养金蝉子打造的成长实验室。
21
个人努力和平台哪个更重要?
努力是必选项,但平台能够放大你的努力。
因为,眼界是经历出来的,能力是在平台上锻炼出来的。
没有持续升级的平台,个人很容易陷入低水平的勤奋。
22
想到这里,我有浓浓的忧伤、挥之不去的迷茫。
没有平台,如何了解业务?
不能了解业务,如何洞察规律?
这种忧伤、迷茫的感觉,就像在聊天群里,睡了一觉,醒来发现错过了一个亿,只剩一地红包皮。
在秩序重构的大变局下,别的团队都在奔跑、精进,而会计被留在了原地。
这,真的让人很焦虑,从心底弥漫起来的焦虑。
23
这个小故事,对会计的突围给了些启发。
24
这个事的本质是,只要前端设置了经济规则,如果运行中有异常,一定会有不良反馈。
我们可以根据反馈来优化规则,让业务、经济双向良好的运行。
25
业务部门发起的业务需求,使得经济权利层层传递。
财务部门制定的经济规则,倒逼经济责任环环相扣。
没有权责的对等,经济运行会出问题。
没有责任的事先约定,临床信息反馈不到财务部门,财务部门也无从优化规则。
26
一个组织的高质量发展,既需要遵循业务规律,也需要遵循经济规律,缺一不可。
27
业务规律落实,需要在业务方向确定、业务板块制定、业务任务分解上环环相扣。
经济规律落实,需要财务人员采取措施在组织、团队、个人层面环环相扣,最终落实到组织的细胞(个人或作业)层面。
28
会计人员不能仅仅聚焦到点上,还要关注线和面,构建落实经济规律要求的财经体系。
所谓体系,就是有明确的目标,有明确的构成要素,有清晰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标准,有科学的机制形成增强回路。这样,在变化的环境中,系统能够不断调试优化。
组织财经体系构建的目标,是经济运行的安全、合规、效益、效率。
围绕这个目标,以业务活动和资源运动为主线,通过事前的预算明确发展目标,通过过程的管控避免错弊、全面及时的记录反馈运行情况,通过事后的考核并结合奖惩措施,促进责任主体的经济行为向目标持续靠近。
29
在这个巨变的时代,资讯爆炸,机会和挑战并存,发展和衰退都被按下快进键。
30
在这个巨变的时代,需要处理的信息很多,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,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,而我们的精力很有限。
当矛盾凸显的时候,我们要透过迷雾,回到事物的原点,思考事物的本质属性、问题的本源、事物运行的底层逻辑,这样才能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。
同时,这样获取的知识,才是可复制、可迁移的知识,是活的知识。
31
有了知识,有了方法论,还不够。
还要刻意练习各种技能,掌握各种工具包,让理念和方法能够落地,让“想到”变为“做到”。
32
然后审问工作的初心——工作的价值所在,以及通过何种路径我们可以抵达彼岸。
33
复杂世界的问题,很难用短平快的方法来解决,也很难用单一手段来解决。
如果非要急于求成,往往是解决了一个问题,又带来了一堆问题。
要有战略定力,稳扎稳打,长期主义。系统构建,虽然前期会慢,但到了一定程度,就会发挥飞轮效应,加速度的发展。
会计工作也是如此,表面简单的问题,映射出来的是系统的、复杂的、深层次的矛盾。
需要我们舍去浮躁,不羡慕别人的一时高光,围绕目标,循序渐进,苦练内功。有理念、有底线、有方法、有措施、有节奏,逐步构建安全、有效、精准的财经防控网络,为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。
34
有了目标,方法、路径和技能,构建了财经保障体系,还需要经常到一线去。
在一线,能够很快发现问题,进而分析原因,重构或优化工作方案,寻找机制,不断迭代,建立增强回路,让系统持续开放、科学,做到和环境的自适应。
最后,我们还要认识到:
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,这些工作可能是会计团队在做,也可能是其他团队在做。
谁能做的更好,就由谁来做。
是不是会计,叫不叫会计,有什么要紧?
这个,可能是每个团队,都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