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式封杀!
广电总局宣布:不会给郑爽发声露脸的机会。
真大快人心!
因为她们一家人真是太绝了!
第一段录音里,她以及其不耐烦的口气说:“孩子都七个月了,打不掉,TMD,烦死了。”
第二段录音里,郑爽妈妈提议:“把孩子送走”。
我的三观已经被震碎了,可真是母女心连心呢。
这个看起来单纯漂亮的女孩,怎么能云淡风轻地说出那么冷血自私的话?
直到我看到郑爽爸爸的回应。
全文控诉张恒,句句泣血。
自己的女儿才是受害者,避重就轻,完全不提自家女儿代孕和弃子的事。
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,真是愚蠢自私自利到令人发指的一家人!
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救杀人犯的律师说的“所有人都想让他死,但没人想问为什么他成了杀人犯?”
除了愤怒,我更想探究,明明该有璀璨年华的她,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?
著名乐评人丁太昇发文评价“郑爽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,和她父母的家教真是密不可分啊!”
或许,毁掉郑爽的不是张恒,也不是粉丝,而是她父母。
01 ■
“被绑架的童年”和失格的青春
郑爽的妈妈刘艳曾说过:想跟女儿交换人生,哪怕一年就好。
为什么会这么说?
因为女儿过的人生,就是自己向往的人生。
成为明星,登上舞台,享受大众的曝光和赞美。
但是刘艳的明星梦破灭了,她成了“无聊且不见天日”的家庭主妇,她希望女儿能完成自己的梦想。
只有女儿出头了,她内心的一口气才算顺了。
于是要强的刘艳,开始了对郑爽的造星计划。
在郑爽还在一岁半的时候,母亲就控制她的饮食,防止她变胖。
小小年龄,都吃不饱,不怕孩子营养不良吗?
到郑爽5岁的时候,开始正式演员之路的系统化训练,并进行“军事化”管理。
舞蹈,钢琴,长笛、声乐、表演、自行车、骑马、游泳、英语,一个都不落下。
如果有一项做不好,妈妈就用痒痒挠打她手心。
很明显,对于自己的“育女之术”,刘艳是很自豪的。
从小郑爽参加的各种演艺大赛,拿到奖是应该的,拿不到奖就要被惩罚。
一个从小看妈妈眼色长大的孩子,一个从小就缺少“独立人格”和“自我认知”的孩子,可以想见,当时的郑爽该有多自卑。
但比自卑更可怕的,是孤独。
用郑爽的话来说,自己被父母抛弃了。
那年她12岁,刚小学毕业,母亲要把她送到成都,去舞蹈学院学习。
她不愿意离开家,哭着闹了很多次。
临行前,看到女儿还在哭,刘艳说:“你哭吧,明天我也不送你了。”
郑爽怕母亲真的不去送她,赶紧道歉,乖乖收拾东西。
那么小的年龄,独自离开家,妈妈给的不是温暖跟安慰,而是威胁“不许哭”。
于是郑爽懂事地没有在父母面前哭。
12岁,背井离乡,无人可述,她只好把心里话说给日记听,也很自然地养成郑爽孤僻,自说自话的性格。
每天晚上,我躺在被子里都会哭,哭得很惨。 我为什么不如人家呢?人家考第一,我考第19名。 妈妈说:“你现在哪点都不让我省心,以前我为你自豪过,可以跟外人说说你的优点,可现在你哪有优点,我对你很失望。”
每天晚上,我躺在被子里都会哭,哭得很惨。
我为什么不如人家呢?人家考第一,我考第19名。
妈妈说:“你现在哪点都不让我省心,以前我为你自豪过,可以跟外人说说你的优点,可现在你哪有优点,我对你很失望。”
对于郑爽来说,父母给她的爱是有条件的,这种爱建立在你优秀、你值得我自豪和炫耀的基础上的。
但对于孩子来说,只有优秀才能被爱,是很可怕的。
为了赢得父母的爱,孩子学会了顺从和讨好:自己的感受不重要,父母的感受最重要,这样才会被爱。
这也是为什么,离家求学期间,郑爽总是报喜不报忧。
12岁孤身求学期间 ,同学喊她“东北乡巴佬”,支使她跑腿,她不想让父母担心,更害怕妈妈因为她不会“反抗”而指责。
在14年后的一场真人秀里,父亲才明白了郑爽的心境,他搓着手,问:“爸爸妈妈为了你好......现在还会责怪爸爸妈妈吗?”
郑爽蜷在沙发上,好久没有说话,久到几乎要以为她睡着了,她双手抱着自己,闭着眼睛说:“嗯,责怪。”
02 ■
从“梦想工具人”到“赚钱的机器人”
2009年,郑爽主演的《一起来看流星雨》火遍全国,郑爽终身一跃,成为“当红小花”。
那一年,母亲刘艳晚上一直忙着接庆贺的电话,一直持续到深夜。
她感觉“特别特别幸福,等了这么多年,终于等到我想要的结果了”。
毕生宏愿,今朝实现,她赌赢了。
但郑爽的代价是:23岁的青春浓缩了整个人生。
被“拔苗助长”的她从实现妈妈梦想的工具人,变成了家里的摇钱树。
郑爽的爸爸借着郑爽的名气做起了微商面膜,做得不好,又开了一家名为“疯辣”火锅店。
甚至在微博弄了“有偿问答”,回答了很多关于郑爽感情经历的问题。
父母合体亮相,爽爸担任出品人,爽妈帮郑爽开了经济公司。
终于从幕后走上了台前,实现了多年前的明星梦。
父母在娱乐圈风生水起,郑爽却越来越“不正常”。
她给的感觉就是单薄枯瘦,从身体到精神,从思想到道德。
但她的父母选择了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
身体上,郑爽因为减肥一天就吃一个苹果,168的身高一度只有68斤,像个行走的骷髅,而爽爸从未尝试改变女儿节食过度的问题。
精神上,有人爆料,说郑爽长期受抑郁症折磨,脾气暴躁,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哭。
可以说,郑爽的走红,过度依赖于自己的病态和“作死”。有人喊话她父母,赶紧带女儿看病吧,她不适合娱乐圈。
郑爽的父母知不知道郑爽的病态?
不言而喻。
没人管自己,于是,郑爽彻底放飞自我了,决心弥补自己童年时期的遗憾——拒绝讨好,活出自我。
在这种病态思想下,一场又一场的“爽言爽语”戏剧开始上映,热搜变成了她的玩具。
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她对代孕的孩子能说不要就不要,因为她心里没有别人。
郑爽的心理或多或少出了问题,她自虐更虐他人,不是没有求助过,但是她的母亲并没有重视。
郑爽曾在自己的书里也有提到:
有一次,郑爽说:“妈,你欠我一个道歉。”
她的妈妈一听就火了,“我牺牲自己培养你,然后我还欠你一个道歉?”
郑爽说:“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,你从来不承认自己有错,总按照你的想法来培养我,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。”
她的妈妈回答:“小孩有什么感受?”
“养孩子究竟为了什么?为了付出与欣赏。”刘艳说。
郑爽是没有保护伞的,她只不过是一个她最亲近的家人的赚钱工具。
她的精神状态,她的情感诉求,没有人问,更没有人听。
03 ■
别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
一个悲剧的发生,总是有背后的原因,我们追溯原因。
不是说要为谁洗白,而是警示警醒同样作为父母,从原因里对照自己的养育方式,不要让我们的人生犯类似这样的错误。
郑爽从小是被一步一步安排好的,所谓的放飞自己,只是她对抗父母的方式 。
因为她不会有成就感, 只会让她母亲觉得很有成就感,因为母亲控制着她的一切, 可这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。
母亲拼命用指甲挖开她的胸口,希望钻进去,披上她的皮,成为她,享受她的青春,她的荣耀,一举一动由她操控。
她是一具躯壳,里面是空的。
“从未做过自己”,“情感潜能被极度压抑”,大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更大的创伤吧。
她的确享受了父母的爱,教育上的帮扶,相比较“吸血鬼父母”,或许她可以称为幸运的。
但她没有自己,因此很难“变正常”——她需要的不是逐步愈合,是摧毁重建。
可惜她没有重建,她选择了成为父母希望的样子,也就是父母的完美复制品。
但郑爽,她不应该从她母亲身上去学习做一个母亲,因为她已经是受害者了,不能再成为加害者。
成年人的心理问题,肯定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原生家庭,但到头来还是得自己努力解决。
弗洛伊德说:在人生的特定时刻,社会就会要求这个依赖成性的小可怜虫,蜕变成一个负责任的行动发起者,不再事事求助于父母,而是成为父亲或母亲。
李雪琴那句话很对,如果问题都怪爹妈,那你成年后都在干什么啊?
但如果可以的话,请不要让自己成为压垮溺水孩子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。
毕竟,父母才是孩子最深的羁绊和力量。
郑爽当然不值得被原谅,因为她确实冷漠又自私。
我只是心里免不了有些遗憾。
如果当初妈妈没有对她进行“军事化”管理,
如果没有送年少的她一个人去读书,
如果父母在她“爽言爽语”的时候带她看医生,
对她多一些关怀,
今天的她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?
毕竟,她才29岁。
可惜没如果。
业务入口 请填写信息!我们将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资料!
姓名:
联系电话:
来访目的:
单位名称:
邮箱:
简要说明:
提交成功,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
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客服专员: 157383855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