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“我真的不甘心,我想活下去!” 当你的人生活到28岁,家庭美满,三代同堂,却罹患癌症,会是什么体验? 如果此时,你在新闻中看到,自己竟然是个“被抱错”的孩子,自己的父母只是“养父母”,又是什么体验? 这不是八点档伦理剧,而是真实的故事。 2020年2月,因为一次“割肝救子”,姚策真实的身份被发觉。 来源:@新京报 曾经自己以为的亲生父母,竟然毫无血缘。而自己的亲生父母,天各一方。 “错换人生28年”后,姚策的人生因罹患肝癌而改变,生命被拦腰截断。 他失去的人生,错过的亲情,该由谁来偿还? 是抱错的护士,是事发的医院,是两家六口人的命运,还是他一个“将死之人”? 11月25日,姚策在给河南淮河院长的绝笔信中,那一句“我是28岁患癌‘青年’”令人唏嘘。(文末有姚策完整的亲笔信。) 9个月后的如今,姚策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全身,医生告知他没有换肝的可能了。 来源微博@姚策_ 每天与他相伴的,是蚀骨的疼痛,随时到来的死期,以及遥遥无期的赔偿结果。 他用声嘶力竭的呐喊,请求医院给他一个结果。 但是迟到的结果,对于一个“将死之人”来说,已经没有任何意义。 “癌细胞已经侵蚀了我的全身,每天疼痛加剧,如万千蚂蚁般地蚀骨。止疼片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,刚刚注射完吗啡,我知道我在医院里只能等死。” 护士寻找姚策手臂上可以扎针的地方。来源@澎湃新闻 他不甘心,命运发生了如此闹剧,让自己和父母天各一方,让自己从河南人变成江西人。 来源微博@姚策_ 他不甘心,作为一名“患癌青年”,他还有年仅3岁的儿子,他本来该有活下去的机会。 来源微博@姚策_ 生命已经不多,可是他还是想多活一天是一天。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,还有那么爱他的两家人,他还想分享爱和能量。 28年前的“冤假错案”,凭什么让一个28岁的他用命偿还,凭什么让两家人为之买单? 当年抱错的不是两个孩子,而是两家人的完整人生啊!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 但是这份祸,却是28年前医院亲手埋下的。 02 28年错换人生,6口家庭 换不来60万赔偿 2020年2月,姚策感觉身体不对劲,就去医院做了一个检查。 肝部阴影14公分,虽然医生没有下定论,可是医学出身的姚策,基本上已经猜到了。 姚策不止一次想死,可看到妻子和妈妈的泪水,最终还是放弃了一跃而下的念头。 “我是独生子,我的生命不只属于我”。 这次生病,将2个家庭的命运,重新缠绕在了一起。 一段“错换人生28年”的秘密就此揭开。 1992年,许敏在淮河医院生下孩子,出院时护士给了她一个大胖小子,谁也没有怀疑过。 她不知道的是,她的亲生儿子被驻马店的杜女士抱走,而杜女士患有乙肝,在新生儿出生的时候,为了阻断母婴传染,本应注射一针珍贵的免疫球蛋白。 可是,本该注射的孩子姚策,被当成正常孩子抱走,本来是健康的孩子郭威,注射了一针对他很普通的疫苗。 姚策小时候和妈妈许敏。 来源:@澎拜新闻 姚策的养父母在得知真相之后,第一反应就是,要瞒着病中的儿子,第二反应就是,要找到这孩子的亲生父母,也许还能救他。 “母亲割肝救子发现28年儿子非血亲”的新闻头条不胫而走,自然也吸引了姚策的注意。 在浏览新闻时,他隐隐约约发觉,自己就是新闻中的男主角。 那天,姚策和妻子正带着儿子在公园里玩,儿子的笑声,公园里的音乐声,他全都听不见,脑子“嗡”的一声,天旋地转。 新闻里,自己的“妈妈”抱着另一个男孩痛哭的场景,在他脑海中久久挥散不去。 原来,这么多年为你遮风挡雨的大树,是别人的依靠。 即使知道了儿子非亲生的真相,姚策的养父母依然倾尽家产给孩子治病,生父母也不断凑钱,希望儿子能多留在世上一天。 两个孩子也都约定,双方都是父母,将来老了要接到一起养老,两个小家会变成一个大家,互帮互助。 两家人在九江相聚 但是随之敲打他们脆弱的神经的,还有那些涌入家庭的网络舆论。 有的人说:他偷了有钱人家小孩的人生; 有的人挪掖:他每次上热搜都是要钱。 还有的在鄙夷:别的患癌的没见他这么矫情…… 28年错换的人生、一个年轻人的身体健康,却非要给人家的悲惨分高低。 却没想过一个人红口白牙的杜撰,却是对这个家庭悲剧的雪上加霜。 他用生命回击谣言:各平台都有收据证明,大部分捐款都是打入对公账户。更何况,收到的捐款,远远小于治病实际收入。 来源微博@姚策_ 善良的人,总是在不计成本的付出。冷漠的人,永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。 同为受害者的两家人,互相抱团取暖,想要延长“共同的儿子”哪怕一天的生命。 受到的伤害,没有影响他们的虔诚。 都说我们要学会感同身受,可实际上,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就像我们再心痛,也无法体会姚策的无助。 28岁确诊肝癌,同年知道了自己父母非亲生。事情太离奇,可每个人又不得不接受它。 毕竟,日子还得继续,人还是要活着。 而作为过错方的医院,曾经亲口答应姚策,一定会帮助他。 可是等了两个多月,法院反馈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《最新调解意见》,医院同意最多不超过60万的赔偿,还附带条件“医院无过错”。 六个人是命运,三代人的悲痛。 刻薄而又迟到的60万,那句“医院无过错”,是真的打脸。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。 03 换错的28年,要了他的健康; 偷走的28年,毁了他一生 现在躺在病床上的姚策,变得话少而阴郁。 他总是在想,如果自己不治了,是不是可以给养母省点钱。养母和她健康的儿子在一起,会不会更幸福。 不能接受真相的,何止是姚策。 他的养父母,本来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儿子,跟他们安享晚年,天伦之乐。 他的生父母,本来可以给自己的孩子在出生时注射疫苗,和自己的亲儿子、亲孙子相处。 还有,另一个被抱错的孩子,郭威。 他的养父母家庭并不宽裕,养母常年患病,刚做完肝癌手术,姐姐患有智障,他早早辍学外出打工。 他本可以在健康、富裕的家庭长大,却过上“穷人孩子早当家”的生活。 不幸中的万幸,是这两个孩子在有爱的家庭,都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好男儿。 两个孩子都在安慰自己的生母:放心,这些年我没受罪; 两个孩子也都在给养母吃定心丸:放心,你儿子还是你儿子。 错换人生之后,所幸他们的家庭教育没有换。 他们彼此拥有的,都是父母所有的爱。 如果说,乐观点看看事情好的一面的话,那就是他们在世上多了一家没有血缘的至亲,多了一个善良的好儿子。 同样是错换人生,有的人却没有那么“幸运”。 《和陌生人说话》中介绍过一起离奇的“保姆偷子”案。 保姆何小平两个孩子都早夭了,她听说可以抱一个别人的孩子“镇一镇”。于是,朱晓娟家一岁三个月的孩子,就被“保姆”何小平偷走。 好在幸运女神眷顾,三年后,警方说有一个从河南被解救的男孩,与他儿子很像。他们夫妻俩匆忙赶去后,都觉得不是。 戏剧就这样发生了,他们去做了DNA比对,结果竟然显示那孩子就是他们的“亲生儿子”。 失而复得的孩子,让朱晓娟一家倍加珍惜,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,愿意把一切都补偿给自己的孩子。 她不知道的是,自己的亲生儿子刘金心,还在保姆的手里,过着另一种人生。 保姆四处打工,刘金心就被四处寄养,从小过的就是颠沛流离和被随意打骂的生活。 只要听到“父亲”的声音,他连动都不敢动一下。 他的童年在惊恐与不安中度过,15岁就辍学了,18岁失恋开始酗酒,20岁就是个胃穿孔的患者。 “妈妈”何小平实在拿他没有办法了,告诉了他真相,你去找你自己的爸妈吧! 27岁的刘金心,已经回不去嫌弃他的养父母家庭,更融不进去其乐融融的生父母家庭。 他到底是谁,他本应是谁?我们谁也不知道。 假如说,这是一个真实实验的话,那么这长达近30年的“实验”在向我们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—— 原生家庭,真的就是一个人的命。 同一个孩子,在不同的家庭,就是不同的人生走向。 如果孩子可以选择,谁都愿意降生在温暖有爱,富裕安康的家庭。 可恰恰就是孩子没有选择权,才是最可怜的事情。 04 “妈妈,请你替我养好我的儿子” 28岁的姚策病情已经进入了凶险的阶段,每天只能靠注射吗啡来缓解疼痛。 身体如同被碾压时,他没有哭; 铁血铮铮地求一个公道时,他没有哭。 可是,谈到他三岁的儿子楷楷,他流下了眼泪。 “如果我的儿子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中长大,那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自责的事情。” 生病之后,他反而拥有了更多与儿子相处的时间。儿子总是围着他叫“爸爸爸爸”,仿佛等待着爸爸出院的那一天。 姚策则经常问楷楷,爱不爱爸爸,他知道答案是什么,可总是想多听两遍。 来源@新京报 做了父母的人,不怕死,怕的就是死后,再也不能看孩子一样,再也不能好好爱自己的孩子。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,父母就算把所有的苦咽下去,也希望孩子能幸福。 可是,生活根本不相信眼泪。 还有他的妻子,那么年轻,那么和善,从他患病以来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着。 有时,姚策会忘了自己病号的身份,拉着妻子的手,看着前面携手的老年夫妻,告诉妻子:将来我们老了也这样。 学医出身的姚策,并不惧怕死亡,“真正令他恐惧的,是可能和深爱之人未竟的话,和来不及一起完成的人生。” 来源@澎湃人物 3岁的孩子,花儿一般的妻子,年近六旬的父母,都将要经历这种生离死别。 姚策的深情,也正是他的母亲经历的悲痛。 刚刚相认的儿子,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。错过的28年,她还没有抱过他,想用余生的一切来弥补。 可惜,死神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。 姚策生母,来源@新京报 在新京报的采访中,姚策的生母一直想要拉拉他的手,却一直不好意思。 得知母亲的想法之后,姚策放下一直枕在脑袋下的手,假装调整了一些输液管,然后和母亲紧紧拉住了双手。 这一世母子的情分,双手紧握的时候,早已不必多言。 姚策说,我很庆幸多了一个家庭,我相信我儿子会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。 妈妈说,你放心,我一定把楷楷培养成像你一样的男子汉。 儿女羽翼未丰,我却独自前行。 我不惧死亡,只惧无人护你未丰的羽翼。 父母与子女一世的情分,说深就深,说浅也就真的会浅。 不知道哪一天,我们会在新闻上,看到姚策的噩耗,但愿他永远也不要出现。 也不知道,在那一天来临之际,他能不能等到一个合理的结果。 谁的人生都只有一次,错过了就是错过了,死了就是再也没有了。 只是,才28岁的他,凭什么错过,凭什么死亡? 受伤的人,必须要有一个抚慰的结果。 活着的人,应该好好活着,好好去爱。 点个[在看]+[分享],为“错换的28年”人生的姚策,发声! ▼姚策亲笔信▼
业务入口 请填写信息!我们将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资料!
姓名:
联系电话:
来访目的:
单位名称:
邮箱:
简要说明:
提交成功,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
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客服专员: 15738385509